华夏古文明, 山西好放光(14)云冈石窟(上)06.03
50多年前,还在念小学的时候,就从历史课上知道有“云冈石窟”这个文化古迹。2001年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并称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
石窟位于大同城西的武周山麓,城区有公交车可以直达,个人游览还是很方便的。从景区大门到石窟区有一段较长的路。从游客服务中心到昙曜广场,再经过礼佛大道,走过一座雕栏玉砌的七孔桥后到达湖心岛上的灵岩寺。灵岩寺是近年根据《水经注》“山塘水殿,烟寺相望”的历史记载新建的(据说历史上灵岩寺建在石窟区第三石窟前的广场上)。从灵岩寺出来再过一座桥和一片园林,才是石窟区。
石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可分为东、中、西段区域。建筑最早的是位于西段区域的第16—20窟,也就是昙曜五窟,建筑时间为公元460-470年之间。这一带的山壁平整,整个五窟呈板块状,外壁遍雕小型佛像。
每个窟洞内(第20窟前的石窟外壁已风化坍塌)均雕有一个大佛像和若干较小的佛像,大佛像一般的看法是为北魏历代帝王造的像:第20窟雕凿的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
第19窟雕凿的北魏第二个明元帝拓跋嗣,
第18窟雕凿的北魏第三个皇帝太武帝拓跋焘,
第17窟雕凿的北魏文成帝之父拓跋晃(追谥为景穆皇帝),
第16窟雕凿的北魏第四个皇帝文成帝拓跋浚。
与16窟比邻第14窟,15窟建于较后的时期,约为公元494-525年。第14窟紧靠山体冲沟,洞窟开凿于自然山坡斜面之下,风化剥蚀比较厉害,南壁及洞窟南侧已经倒塌。
第15窟窟内雕满小佛坐像,造像排列整齐,雕凿大同小异,故称“万佛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