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护乘客安全上,为什么硅谷公司做得更好?
七天前,北京时间 5 月 5 日深夜十一时许,开着滴滴顺风车的刘某华,将自己的乘客李某某(女性,21 岁,祥鹏航空乘务员)杀害,并抛尸在空港区的一处荒地。行凶后,刘某华退出并注销了滴滴司机账户,然后跳河自杀。
5 月 12 日,警方打捞起了刘某华的尸体,至此,“5.7”故意杀人案正式告破。
刘某华的支付宝资料截图
每一桩命案的背后,都有不同的凶手、行凶条件,和动机等等诸多因素。命案的发生,究竟是凶手、家庭抑或社会的责任,不能一概而论。
但在本案的全过程中,无疑滴滴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它通过广告和产品功能设定不断向司机用户暗示,开顺风车能够约到异性。而刘某华就是这种暗示作用的对象。
身处一个现代的社会,我们不必在道德上指责别人轻浮。但对于一个亿级用户的大型互联网产品,平台方,具有一个较高的道德标准——我们是否应该对它有这样的期待?
在这件事上,大部分来自硅谷的打车软件都比滴滴做得好。
广告
人性有许多弱点,情欲其一。
在顺风车(拼车)业务上,滴滴利用了这一人性弱点,玩了一记情色擦边球。
在顺风车某版的几套广告中,带有约会甚至约炮性质的“约”字,成为了主要元素:
在另外一套两版广告中,有着“巧遇”、“成为你的”、“小秘密”、“第一次见面就免单”等具有明显暗示的文案:
而在下面这这版广告中,滴滴干脆褪去了伪装,将“命中注定”、“喜欢”和“暗恋”等关键词抛了出来:
谁都不想诛心。或许通过这些广告,滴滴想要做到的是让司机和乘客对于拼车这件事放下心里的芥蒂,向着第一次拼车迈出勇敢的第一步。
然而实际上这些广告有着比滴滴想象更危险的效果:证实了一个曾经的都市传说,让某些男性无处安放的情欲,终于有了发泄的出口。
相比之下,硅谷打车软件公司的广告是什么样的呢?
在美国的费城,Uber 的普通快车业务 (UberX) 广告是这样的:
更好、更快、更便宜,是这则广告突出的信息。下面这则应用内广告来自 Lyft,推广的是拼车服务 Lyft Line,核心信息是“价格便宜”和“智能规划路线”:
这些硅谷公司也不是没动过“坏心眼”,它们也做过一些夸张到有些过分的广告和营销。比如在墨西哥的高峰时段,Uber 的当地办公室用无人机拖着广告牌,在拥堵的路段上空飞来飞去。
虽然这种游击式的营销手段铤而走险,不得不说它确实挺有效。更重要的在于,它利用的是司机对拥堵的反感,而不是旁门左道敲打司机的人性弱点。
乘客个人信息公开
人性弱点,窥私欲其一。
我们总是想要了解对方更多,尽管彼此只应该是过客。
作为乘客的你,或许会因为在高峰期间能坐上车而感激,同时可能也因司机对你的了解而感觉到惊讶。
你所不知道的是,在你上车前,司机早已对你了如指掌了。
下面这个截图,是顺风车业务刚进入杭州时,滴滴给到媒体和公众的司机端画面:
而接下来的截图,来自于司机端之前看到的画面。注意到,比之前版本多了用户的“信任值”,以及一段用户的身份描述,比如职业“互联网软件”,或者年龄“ 90 后”:
而最后的这个截图,来自于刘某华杀害乘客案发之后,司机端看到的画面:
和原始版本相比,在滴滴暂停顺风车业务之前的司机端版本上,能够看到有关于拼车用户的大量资料。
讲真,这些资料中,只有信任值才是车主对乘客接单与否做出决定的参考依据。其他的性别、年龄、工作行业和单位等等都属于多余资料。
这些多余的身份信息尽管和业务无关,很大程度上还是成为了司机决定接单与否的决策依据:都想接跟自己同行业有相同话题的、跟自己年龄相仿的、跟自己异性的、住得近的。
这些心思很正常,没什么不能理解的。有问题的是在另一方还未同意的前提下,就将更多的信息告知给司机。有问题的是通过产品功能的设定,去迎合一部分人的窥私欲。
乘客并不知晓,他/她们的个人信息,在司机的眼里一览无遗。这一现状,是否违反了乘客的隐私权?为了拼上车,乘客真的有必要出让这么多隐私吗?
美国的打车软件并不这样认为。
Facebook 工程师陈涵在他的公号“涵的硅谷成长笔记”(HanGrowth)里整理了 Uber、Lyft 是怎样处理用户特别是乘客隐私的:
有一次,我跟司机闲聊,才知道原来美国的 Uber 司机对乘客信息,知道的这么少……
比如,你叫了一辆 Uber,然后系统就会给 Uber 司机派单。
重点来了,在接单之前,Uber司机对你“一无所知”。
你的姓名:未知。
你的头像:未知。
你的性别:未知。
你的目的地:竟然还是未知!
显示在司机端屏幕上的只有乘客的评分,以及他/她的当前位置。大概长下面这样:
相反,倒是乘客能够看到司机的注册姓名和头像。
这和滴滴恨不得把乘客祖宗十八代都告诉司机的设定,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