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香港保险一: 定价优势不再 香港保险还有什么吸引力?

这两年,内地保险业在互联网的助攻下,高歌猛进,从性价比到产品丰富程度,都有了一个改头换面式的跃升。

关于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孰优孰劣,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这种情况5年前可能是不可想像的。

仅从费率的标准来说,香港保险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但内地保险是不是已经超越香港保险,无可挑剔了呢?到底去香港买保险还有没有需求空间呢?

香港保险的问题,经常会有粉丝在后台咨询,所以我就老生常谈一次,将关于香港保险的问题作一个总结。文章分为上下两篇,今天推出上篇。

PS:内文所说的保险都是指以保障功能为导向的保险,分红险不在本文讨论范畴。

1

香港保险的定价优势已不明显

之前我的文章里曾经提过,香港保险的性价比很高,这个基础仍然存在。

香港是全世界安全指数最高的城市之一,发案率之低排名世界前列。香港医疗制度健全,也为其加分不少。因此,世界再保险巨头对香港的评级非常高,基础保障费率非常便宜。而保险公司的费率,往往是以再保险公司的费率为底价的,甚至连承保条件都要受再保险巨头的影响。

所以,香港保险的费率之前一直以超高性价比著称。

必须承认,最近两三年,随着内地互联网网销渠道的发展,大陆保险的行销成本大幅降低。

两者相比,虽然内地保险在定价因素中还有劣势,但是香港保险的互联网程度不高,网销比例低,而香港的保险佣金,众所周知是比较高的。

两项叠加,就抵消了香港保险定价的优势,使大陆保险的性价比迅速提升。

目前来看,在性价比方面,香港保险的优势已经十分不明显了。那些仅存的差距,已经不足以推动保额需求小的人,“千辛万苦”去香港购置保险

2

没了价格优势香港保险还有什么?

既然价格优势不显著,香港保险是不是就一无是处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香港保险有一个内地保险目前无法企及的优势,就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香港保险中对人的价值评估远远高于内地,人更值钱。

这么说很抽象,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买重疾险,保额买到100万甚至200万,在香港是不用体检的;而国内重疾险不用体检的门槛大多设在50万保额,如果保到100万元还不要求体检,这种产品在互联网上都很难找到。

在内地,即便是寿险,想买到比较高的保额,也需要分多几间公司购买才能满足保额需求。

所以,如果保障需求在300万元以上,去香港买保险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价格差不多,但是程序上简洁很多,不费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

这得从香港保险制度和内地保险制度的差距来切入。

第一,监管环境不同

国内的保监会喜欢“大包大揽”,而香港的保险监管机构是“抓大放小”,只管两件事情:一是诚信、合法经营;二是偿付能力。

国内的保监会管什么呢?保险公司计算费率的依据,被列入监管范围;甚至连险种的分类都要按照保监的条条框框来设置。当然,经过近几年跃升式的发展,在产品形态和监管范畴上确实有了改善。

以前内地是没有单卖的重疾险的,因为在国外,大多数单卖的重疾险,自然而然包括死亡责任(即寿险保障),但之前中国保监会要求:含有寿险责任的产品,就应该分到寿险;含有重疾责任的产品,就要分到健康险。

如果一个产品,即有寿险责任,又有健康险的责任,是不能进入市场的,必须分为两个产品:主约为寿险或一个两全保险(死了也赔,没死到一定期限把保额返还);而附约是一个重疾险。主约和附约不可拆分,不可单售。这些“有中国特色”的单卖重疾险,流行了很长时间,直到大概07年开始,保监会才放开了这种教条式的分类监管。

再举一个例子。保监会规定:在内地,给未成年人买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保险产品,保额不能超过10万元。这种监管制度的理论基础是道德风险,即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未成年人,死亡保额太高,可能会导致极端情况(指的是一些没有底线的父母),这在保险史上的确发生过。但大多数发达国家防范这种道德风险的方式是:孩子的保额不得超过父母的保额,有的地区是不得超过父母保额的一半;如果有多个孩子,给一个投保,必须大家都投保。这些措施,已经能有效地防范道德风险。但内地不是这么处理的,就是教条式划线。

正是在这种教条的监管模式下,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创新能力都大打折扣,产品的同质化都极为严重。

在香港,由于监管机构的抓大放小,保险公司往往更有活力,盈利能力远远强于国内保险公司,因此产品设计更为个性化。

不过往好的方向看,内地保险业在互联网潮流的推动下,创新能力也在逐步得到释放,而且可以预期,随着网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保险产品的定制中来,个性化的产品创新正在成为趋势。

反观香港,这几年在互联网的引入方面却持续的封闭守旧,成为桎梏保险业发展的一个镣铐。

第二,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香港的黑帮片很出名,但香港却是全世界安全指数最高的城市之一,发案率之低排名世界前列。香港医疗制度健全,也为其加分不少。因此,世界再保险巨头对香港的评级非常高,基础保障费率非常便宜。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保险公司的费率,往往是以再保险公司的费率为底价的,甚至连承保条件都要受再保险巨头的影响。例如我曾经服务过的ING集团,收购国内的太平洋安泰保险公司之后,立即将“续保终身”的医疗险在内地停售,原因是再保公司对中国的安全指数极不放心。

什么是“保证终身续保”?

即保险公司如果承保你这一年的终身保障,今后无论你的身体如何变化,只要你肯终身交保费,保险公司就得终身提供医疗保障。

再谈香港保险一: 定价优势不再 香港保险还有什么吸引力?

事实上,内地的保险公司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有保证终身续保的保险产品,顶多是“承诺终身续保”。

再谈香港保险一: 定价优势不再 香港保险还有什么吸引力?

“承诺终身续保”,则是没有条款内终身保证续保,就是说保险公司的条款是有条件承诺终身续保,如果产品停售,就不再续保。

再谈香港保险一: 定价优势不再 香港保险还有什么吸引力?

同样是ING集团,我太太就是以大陆人身份,购买了其旗下的保证终身续保的保险产品(现在ING已经被李泽楷旗下的富卫人寿收购)。可以说,在发达国家买保险,医疗险没有不保证终身续保的。

第三,客户心态不同

国内保险发展近30年,普通消费者从对保险一无所知,开始慢慢有保险观念,特别是80后、90后进入保险消费市场后,新一代消费者对保险的认知更加回归本质,从心态上有了很大提升,这也是最近几年互联网对保险发展能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心理基础。

但不可否认,国内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依然对保险产品的“返还”更情有独钟。

曾几何时,内地保险市场充斥着大量高保费、返还快、还带分红的寿险产品。

内地消费者最喜欢的一类保险产品,就是短期缴费,三年五年缴费,每两年开始返还,返还终身,外带分红,保费狂贵,保障为零的保险产品。更可悲的是,内地的此类产品收益,按照科学的计算,都赶不上银行一年定存,但在保险公司巧妙的包装下,客户却趋之若鹜。

最后,保监会不得不出手,限制此类产品的规模。我也在过去的文章中多次阐明分红险与万能险的弊端。

香港保险公司,除了退休金保险之外,极少这样的产品设计(除了银行渠道)。而在香港银行会有客户购买此类产品,是因为香港银行存钱近乎零利率,保险公司给出的收益比银行存款高,所以香港一部分客户也有这类需求。

综上所说,香港保险制度始终还是领先于内地,不可否认这几年内地保险业的发展成绩,但要达到香港保险业的基本素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话说回来,香港保险的这些优势,都不是普通消费者做购买决定的影响因素。

一直以来,我所写的关于保险的文章,各种论及保险的言论,都是在强调如何正确定义保险的功能。保险的本质是提供保障,其他什么理财、保值、增值的包装,都是噱头。

到底是应该去香港买保险,还是在内地买保险,你当然首先需要了解两地保险的差异,然后只要考虑自己的保障需求(保额)以及产品性价比,就够了。

关于香港保险的上篇就讲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