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美食——榆林镇川干烙

[趣谈]

镇川干烙是由周代的“候粮”(候粮即官粮)演变发展而来。在先秦文献就有记载,书中提到了为了远行

便于携带,以及为了行军打仗的需要而随时食用的千粮。榆林地处陕西最北部,北连沙漠和内蒙古,在古代

为少数民族杂居之地,历史上战事频繁。要保关中及中原的安宁,必须固守榆林以北地区。因地域的关系,

镇川成为到边关前线的必经之地,粮一草多经此地运往前线。

西周时期,榆林地区是雍州白翟部居之地;到春秋战国属于赵国,就是《史记》中所指的“云中九”原地。

据《史记》记载:秦二卜七年,赵武灵王想从云中九“直南袭秦”。后来匈奴逐渐壮大,遂入据河南,黄河河

套,秦始皇三十三年,始皇派遣良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把匈奴逐出河套,“收河南地四十四县”。为了防御匈

奴南侵,又筑万里长城作为防线,蒙恬还“渡河据山阴,透逸而北,谓其地为新秦”。当时还“筑朔方城,在朔

方郡”迁了很多内地人,前住充实要塞。镇川干烙便于携带和食用,便成为当时的常用干粮。

陕西美食——榆林镇川干烙

[常识]

镇川干烙是陕北榆林颇有名气的传统风味特点小吃,因其正宗产地在城南的镇川,故称镇川干烙。

1979年陕西省风味特点食品展销时,受到中外游客的高度评价,曾获“陕西省名优小吃”称号。榆林镇北台

就是秦时所修长城的观哨台。放眼望去,沙丘上的长城残垣断壁,至今依稀可见。经过几千年演变,至今的

镇川干烙和秦时长城一样,仍以其特有的含义被人们所钟爱。现在的镇川干烙以榆林市尚存义技师制作的

最好。

[技艺]

原料:

特制面粉1kg,精盐5g,精炼油50g,温水500g。

工序:

1.特制面粉100g和精盐5g混合后,用粉筛筛选成面盐。取面粉900g放置案板上围一塘坑,加入温水

500g油50g,揉搓成面团,盖上洁净湿布扬5- 8min,搓条后分剂8个,逐个揉制成光滑的面剂,用手掌在中

间压一个窝,放一撮拌好的面盐约15g收口,团成圆球,放案板上嫩成直径10cm的饼形,中心压一红烙印

即成生坯。

2.平鏖上火烧热,把制好的生坯放于鏖上,先烙烤背面,待呈为淡黄色时,用铲翻面烙烤正面,呈淡黄

色,放于锅圈内,盖上锅,用中火烤至成熟即成。

陕西美食——榆林镇川干烙

[工艺探秘]

此品和面时,要按先絮后团,先硬后软进行,保持面团筋韧性。烙烤时,火力以中火为佳,大火易焦蝴。

面馅还可用桃仁粒、芝麻粉、奶油等替换,以增加新的品种。这样便可形成酥香适口,久贮不坏的风味特点。

[文化品评]

此品通过历史记载和食用方法,表现了充分利用原料,崇尚节俭、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