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制可吞咽“迷你药盒” 减轻艾滋病患服药负担

参考消息网1月11日报道 法媒称,科学家9日表示,一种可吞咽的“迷你药盒”能连续数天在胃内释放抗艾滋病病毒(HIV)混合药物,这有望成为向减轻每日服药负担迈出的一步。

据法新社1月9日报道,虽然这种微小的装置迄今只在猪身上试验过,但它是科学家为减轻慢性病患者(包括HIV感染者)按计划服药难度而作出的最新尝试。

报道称,坚持服药对在余生中每天必须服用多种药物、甚至一天要服用两次的人来说是个重大挑战。据估计,病人坚持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比例约为70%。ART可以控制HIV,但无法杀死它。忘记服药的HIV感染者,若体内病毒反弹就会有发病风险,也可能会对正在使用的药物产生耐药性,从而可能需要更贵、更麻烦的替代药物。漏服药物还可能导致HIV感染者接受的ART失效,他们将接受这种治疗作为预防将病毒传染给未感染性伴侣的一种方式。

这种新的给药系统采用胶囊的形式,胶囊外壳在胃内溶解后,内容物就展开为一个宽约4厘米的星状装置。展开的装置有6条臂,每次可承载多种药物,比如治疗艾滋病的混合药物。按照设计,这种装置会待在胃里,它的尺寸比较大,无法通过胃和小肠之间的幽门,但不会阻止食物通过消化系统。

研究小组把由三种药物组成的抗HIV混合药物装入这个装置,然后用胃部结构与人相似的猪做试验,完成任务后,这种缓释给药系统会解体,并以碎片的形式从体内排出。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乔瓦尼·特拉韦尔索说,在试验中,“这种缓释给药系统的表现与现有的每日给药方式相同,甚至更好”。

报道称,研究小组估计,根据计算机模拟结果,这种新型给药系统未来20年间能防止20万到80万人感染病毒。不过首先需要在灵长目动物、最终在人类身上进行更多试验。

科学家研制可吞咽“迷你药盒” 减轻艾滋病患服药负担

探访国内首个艾滋病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

科学家研制可吞咽“迷你药盒” 减轻艾滋病患服药负担科学家研制可吞咽“迷你药盒” 减轻艾滋病患服药负担科学家研制可吞咽“迷你药盒” 减轻艾滋病患服药负担科学家研制可吞咽“迷你药盒” 减轻艾滋病患服药负担科学家研制可吞咽“迷你药盒” 减轻艾滋病患服药负担

(2017-12-02 06:16:01)

研究:欧洲艾滋病新病例中满50岁患者占六分之一

中新网10月10日电 据外媒报道,最新研究发现,欧洲较年长成人感染艾滋病的情况呈上升趋势,在2015年确诊的新病例中,50岁及以上患者占了约六分之一。

报道称,这份刊登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研究报告指出,与15至49岁人群相比,50岁及以上的欧洲人现在更可能被诊断出患有晚期艾滋病,通过异性性行为受到感染的概率也较高。

欧洲疾病防控中心研究员塔沃斯基分析了31个欧洲国家的健康数据后发现,2015年欧洲新确诊艾滋病病例中,50岁及以上患者占17.3%,其中男性比女性多出四倍。

数据显示,在2004年至2015年期间,欧洲新确诊感染艾滋病的50岁及以上患者,平均每年增加2.1%,从每10万人中有2.1起病例增至2.6起,年增长率最高的是立陶宛、捷克与爱沙尼亚。

在同一时期,欧洲年轻人的艾滋病感染率则持平,维持在每10万人中约有11.4起新病例的水平。

塔沃斯基说:“我们的研究显示,艾滋病的传播正朝新方向发展。我们有必要在欧洲各地,为较年长成人提供全面的艾滋病预防项目。”

她指出,由于较年长者的死亡风险较高,控制艾滋病传播与减少艾滋病相关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卫生部门必须采取的措施,包括让避孕套更易获取、提供自我检测工具与快速治疗计划等。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2013年的数据,全球50岁及以上人群中约有420万人感染艾滋病,其中五分之一来自欧洲与美国。

(2017-10-10 11:04:12)

拿家长注射器玩耍扎伤同伴 南非28名小学生接受预防艾滋病治疗

人民网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 王欲然)约翰内斯堡消息:南非豪登省教育部20日透露,该省一所学校至少有28名小学生需要接受紧急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防止被感染艾滋病毒。

豪登省教育部发言人斯蒂夫·马伯纳称,该校有3名四年级学生于上月15日购买了一批医用注射器并在玩耍时扎伤同伴,而这批注射器是用于为其中一名学生的家长注射激素的。

目前,该校学生家长已被要求带领自子女前往学校接受紧急检查和治疗。“不幸的是,一些学生对药物治疗出现了呕吐、胃痛等不良反应”马伯纳补充说,“我们已将注射器送入实验室检测,也在严密监控可能被传染病毒的学生,直到他们被确认无碍可以重返学校为止。”

南非新闻24网站在对事件的报道中称,将注射器带入校园的学生将面临纪律处分,其家长也将被警方审查。

(2017-09-21 13:40:07)

艾滋病疫苗真的已经来了?只是媒体误导和公众误读

人类等待第一款艾滋病疫苗诞生的心情是迫切的。8月9日,一条“强生宣布HIV疫苗临床试验结果:志愿者100%产生抗体”的微博,半天内就转发过2万。有人评论:“HIV灭绝了,下一个是什么”、“今年的诺奖有着落了?”

但澎湃新闻询问两位研究艾滋病的学者、查阅相关资料后了解到,这是一次媒体的误导和公众的误读。美国强生公司的这一阶段性成果值得关注,但在获得更多实验数据前,做出“艾滋病疫苗真的要来了”的判断还为时过早。

时间回拨到7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九届IAS艾滋病科学会议(注:IAS为国际艾滋病协会)上,美国强生公司子公司杨森制药公司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对外宣布,在一项名为“APPROACH”的早期人体临床试验中,他们测试了一款针对艾滋病的“马赛克疫苗”,结果显示393位健康志愿者100%地出现抗体反应,而且有较好的耐受性(即没有明显副作用)。

艾滋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该病毒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所谓“马赛克疫苗(“mosaic” vaccines)”,是科学家为了对付艾滋病病毒的快速进化能力和多样性,拼接多种艾滋病病毒亚型基因而成的疫苗,被认为可诱导健康机体产生广泛的免疫保护反应,达到预防作用。

一场国际学术口头报告在10多天后,经媒体发酵,引发了中国公众的关注。但不得不提醒的是,该临床试验仍处于早期阶段,在公开数据有限的情况下,将疫苗“100%产生抗体”解读为能“有效预防”是不够严谨的。此外,“单次暴露于艾滋病病毒下感染风险减少了94%”的试验结果是来自2013年的临床前动物试验——在猴子身上的实验,而非此次杨森制药公司所报告的人体临床试验。

释点1:“100%产生抗体”

真相:只要是疫苗,进入人体就会产生抗体,有抗体不等于能预防

“100%产生抗体”易被解读为该疫苗对艾滋病毒100%有效。但事实上,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教授张林琦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解释:“所有疫苗免疫人体后,都会产生抗体反应。”换而言之,“100%产生抗体”并不能直接证明这是一款能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王宇歌目前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后,研究领域是艾滋病。他提到了和张林绮一样的观点:“尚不能证明疫苗有效,这个疫苗产生抗体是正常反应,但不能说明产生的是有保护作用的抗体。”

据王宇歌介绍,HIV疫苗的目的是诱导出具有保护力的抗体,尤其是针对HIV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但杨森制药公司披露的部分结果中并没有给予所诱导抗体的中和活性、抗体的广谱性的结果。

“我们对抗艾滋病毒保护性免疫反应的认识还很不完整,现在无法确定其诱导出来的抗体反应是否具有保护作用,需要更大量的人体试验来研究和分析。”张林琦说,对这款疫苗有效性的最终评价,“需要至少5-10年的时间,才能见分晓”。

不管是药物还是疫苗,从基础研发到最后与消费者见面,需要完成临床前的动物试验,以及从1期、2a期的早期人体临床试验一直到2b期、3a期、3b期的临床验证。目前,杨森制药公司完成的尚是早期的1期、2a期,其有效性、安全性等还有待之后几期临床试验的考验。

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过敏与感染研究所(NIAID)报道, APPROACH项目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正在计划中,如果顺利的话,会于2017年末或2018年初,在南非招募2600名健康的女性展开试验。

释点2:“单次暴露于艾滋病病毒下感染风险减少了94%”

真相:不是人体临床试验,是4年前猴子身上的试验结果

据媒体报道,这次临床试验“除了在受试者身上100%产生了抗御HIV病毒的抗体外,还让受试者单次暴露于艾滋病病毒(HIV)下感染风险减少了94%,并且有66%的人在6次暴露于HIV下仍然受到保护,没被HIV感染。”

如果在人体临床试验中,APPROACH研究的数据真如上所述,这的确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要知道,在2009年,美国国防部联合泰国官方,曾开展过另一种艾滋病疫苗“RV144”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参与人数达1万余人。RV144疫苗在最终的3期临床试验中降低了31%的艾滋病毒感染率,这已经是目前在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中最高的保护力。

但事实上,该种疫苗“在单次暴露中减少94%感染风险、6次暴露中减少66%感染率”的数据并不是来自此次杨森制药公司的人体临床试验,而是来自临床前的动物试验。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Dan H. Barouch及其团队是APPROACH研究的技术铺垫者,是他们团队开发出了此次被测疫苗的前身——一种拼接多种艾滋病病毒亚型基因的“马赛克疫苗”。

在2013年,Barouch团队就在恒河猴上进行这种“马赛克疫苗”的动物试验。为了模拟艾滋病毒(HIV),试验用的猴子被暴露在SHIV病毒下。SHIV病毒可以在动物身上引发类艾滋病。而那场动物试验,便是“在单次暴露中减少94%感染风险、6次暴露中减少66%感染率”的数据来源。

在恒河猴的试验中得到令人激动的数据,在人体临床试验中是否也会有一样的惊喜?至少现在,我们还无法得知。

“HIV疫苗人体临床试验的保护力则需要在疫苗临床试验全部完成,甚至完成数年后才能获悉。”王宇歌写道。

这种潜在艾滋病疫苗在动物试验上交出了漂亮成绩单,在人类苦苦寻找有效艾滋病疫苗的路上,它在下一步大规模人体试验中的表现依然值得期待。

(2017-08-10 08:45:05)

中新社约翰内斯堡7月31日电 (记者 宋方灿)南非统计局7月31日发布了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统计显示,南非的艾滋病感染者人数已经达到706万,比去年增加了13万。同时,南非的艾滋病感染率也创下了新高,增长到12.57%。

南非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南非从2016年至2017年年中又增加了90万人口,使得总人口数达到了5652万人。其中,过去一年中的出生人数为119.8万,死亡人数为50.6万。其他增长人口主要为移民净增长。统计还显示,从1986年至今的30年中,南非的黑人净移民数量一致在增加,印度裔和其他亚裔的净移民数量也有增长,而白人净移民数量则在不断负增长。从2011年至2016年的五年间,黑人净移民增加了94万,印度裔和其他亚裔净移民增加了5.3万,而白人净移民则为负的10.8万。

统计显示,黑人仍是该国最大的族裔,占到总人口的80.8%。此外,有色人种占8.8%,白人占8%,印度裔和其他亚裔人口大约占2.5%。在性别比例方面,该国女性仍多于男性,占到了总人口的51%。

南非艾滋病毒感染者总人数一直高居世界第一,艾滋病仍是危害南非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且感染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最新数字显示,2017年南非艾滋病毒感染者达到了706万人,感染率达到了12.57%。其中,15岁到49岁妇女的感染率最高,达到了21.17%,同年龄段成年男性感染率约为17.98%。

预期寿命方面,相比于2002年的统计数字,南非的人均预期寿命从男性52.9岁、女性56.6岁提高到现在的男性61.2岁,女性66.7岁,平均增加了将近10岁。南非统计局总统计师勒霍赫拉表示,南非的人口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的数量在增加,而15岁到34岁的人数却在下降。另外,南非妇女中还出现了一个趋势,就是她们生育的孩子平均数正在减少。(完)

(2017-08-01 06:48: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