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山西的十大古村落, 鸡犬相闻, 如同仙境一般的世外桃源!

空中楼阁

——王化沟村

村庄的官名原本叫王化沟村。但因为人们惊叹于它的独特,便叫成了“悬空村”。“石门千仞断,迸水落遥空。道束悬崖半,桥欹绝涧中。”唐代杜审言的诗句用来形容这里,也并不显得奇绝。

悬空村建于明末清初。当时,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破宁武关,长驱直入北京城。崇祯皇帝四皇子落荒逃到宁武清真山普应寺避难,其随从人员在距寺庙不远的悬崖峭壁上搭棚建屋住下来,暗中保护着四皇子。后来,四皇子抑郁而终,所剩随从便归顺了清朝,并将居住的地方定名为王化沟村。虽经世代繁衍,这里却依然保持着300年前原生态古村落的风貌。

每一根圆木随着脚步吱呀作响,仿佛时光沉闷的回声。凭栏处,满目清风;俯视间,山脊绵延;仰视时,云天相接。环顾四周,除了大好的山中美景,还有村民们依山而建宛若纯白豆腐块的羊圈、石块垒就的房屋、悬崖拐弯处的百年老树和树下蹲着坐着闲聊的老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也不过如此了吧。

小布达拉宫

——大汖村

盂县大汖村梁家寨乡深山沟谷中,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盂县现存最古老的村落。

“汖”字只有打开康熙字典,才能与它谋面。字典里说读pìn,但当地人念chang,三声,也有方言读can的,四声。大汖人说,山水为汖,表示水从山上流下来,就是我们说的瀑布。因为原来进到大汖村的山口有三条瀑布,村子又居最大瀑布之地,所以取名“大汖”。

大汖是一座建造在一整块巨石山坡上的村庄。依山就势,顺坡而上,层层叠加,参差错落。当年,山里人硬是将碎石和黄土用背篓一筐筐背上山,和泥砌墙,建成了平房、二层楼、三层楼和下窑上房的多种木石建筑。自下而上,参差十多层,80多家,依偎生存。最高处的房子,海拔达800米。

行走于这个石头村,你会觉得日月的时钟仿佛曾经停摆。小院的地是石头面儿的,进家的台阶也是石头的。黄褐色的传统木门窗简单朴实,让人联想到了“柴门”二字。院里的墙上挂着博物馆级的原始农具和生活用具,屋里的顶棚和墙上糊满了报纸,家里摆着我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家里见过的躺柜、木箱、风箱、水缸……这样原始古朴的风韵,离我们这些城里的现代人很是久远了。

最奇特的是所有房屋都没有地基,只凭借粘土和石头砌盖在一块光滑的山石上。村内各家各户以小巷连接,息息相通,户户相连,布局自然又犹如迷宫般神奇。在朝阳的映衬下,整个大汖村宛如一座大山里的小布达拉宫。

清水出芙蓉

——穽底村

穽(jǐng)底村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东寺头乡,与河南林州石板岩乡交界。 穽底村的名字由于“穽”字比较生僻,常常被写成了井底村,因被高大峻峭的群山环抱而得名。

穽底村又称白云谷。其地形不太通风,山外不雾它也雾,山外晴空,沟里白云;山雨欲来时,山洞、山缝尽冒雾气,烟雾汇集绝壁之间,形成长长的云带,给奇山秀水蒙上了一层面纱。

穽底村地处晋豫古道,在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运输的年代,穽底村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客栈、粮行、商铺林立,成为山西河南两省之间的物流客流集散地。据传说,当年这里行人如龙,驴驮肩挑,铃声叮当,终日不断。因经商、开店、运输等因素,逐渐有人在此定居下来。

据推测,穽底成为客栈商铺的历史当在穽谷通古道修通以后,因碑石遭毁不存,尚未考证出穽谷通古道修建的确切年代。穽底现存最早的残碑是龙门寺碑,刻有“明德”字样,据此估计,在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2)以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了。

世外桃源

——花塔村

花塔村是灵丘县西南端一个偏僻小山村,距离灵丘县城大约90公里,花塔村四面环山,依山傍水,海拔558米,是晋北地区海拔的最低点,常年气候温和;每年春天这里是全大同地区绿得最早的地方。

灵丘花塔村,一个被外人称作世外桃源的遗世村落。村的四周都是绝地而起的大山,整个村庄像是被掬在手中。

村子依山傍水,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房屋、小巷大都是用石头砌成的,层层石砌的平台上规矩地排列着各家的院落,每家院落的门口几乎都少不了一扇木栅栏门。

百里云霞

——土岭村

土岭村是泽州县西南部李寨乡一个小山村,村子静静地坐落在一个半山腰上,四周群峰似涛,山色如黛,村庄民舍古朴宁静,炊烟袅袅如画。沁河像一匹蓝色的绸子,从山脚下飘然而过。

七十几户人家就聚居在一个形状像太师椅的山坳里,千百年来,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得悠闲而自得。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里众多的奇峰幽谷,险山峻岭,茫茫群峰相迭,沟壑纵横,山峰多姿,古老的沁河奔腾不息。

被遗忘了的村庄

——骆驼道村

骆驼道村位于山西盂县境内。一个即将消失的古老村庄,一个即将消失的农耕文明的活化石!

骆驼道村依山而建,高低纵横交错,整个村子在绿树鲜花环绕中,显得特别清新和宁静,就象一个世外桃园,骆驼道的先人们就在这美好的大自然中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当初,村民用石头代替砖,代替瓦,代替土坯,建起自家房屋,层层而上,贴在山崖上,构成了今天多少人放不下的风景。

骆驼道村是美好的,美在朴实,美在自然,美在恬静。这分明是一个破败的村落,然而它美丽得令人心碎。石头,就是山上那普普通通的石头,在骆驼道村却成了宝中之宝。房子是石头砌的,道路是石头砌的,田地的地垅是石头砌的,围墙是石头砌的,石磨是石头凿的,门墩是石头凿的,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石头。

村中石材建筑很多,多为青色的片石,最早的明房为清乾隆时期所建,受现代文明影响很小,可谓世外桃源。

人类的最后家园

——黄崖洞镇

黄崖洞镇位于长治市黎城县,身藏太行山间,陡峭的山势,奔腾的飞瀑,葱茏的林木,是一处天然的公园,也是八路军的兵工厂所在地。这里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因陡壁上有一个高25米、宽20米、深40米的 天然山洞,名曰“黄崖洞”,此洞附近一带山地便因之得名为“黄崖洞。

地壳相对运动产生的巨大能量,把这里的硬红石英砂岩、页岩层组成的山岳切出道道峡谷,峭壁连绵数十公里,拔地而起,直冲云霄。黄崖洞瓮圪廊, 两山对峙,峭壁如削,湍流飞瀑,线天日远,蜿蜒一华里峡谷险道,气势雄胜,奇绝海内。

一方净土

——岳家寨村

岳家寨是平顺县东部石城镇的一个小村子,一名“下石壕”,山高谷深,每有强风来临,小石块便如雨点般纷纷落下,常有小动物被击伤击死之情况,故名。山村四周群山环抱,悬崖峭壁环绕如带,山廻石转,沟豁绵延。“沟口一线天,沟顶山坡缓,三季草木盛,坡顶绕石岩”的独特地形地貌,使得来者皆为惊叹。

岳家寨四周群山环峙,巍峨壮观。相传,宋末岳姓一支避难于此,于绝壁之上的山坳里,辟土为田,垒石为居,建立家园。因其独特危险之地势,遂得以繁衍生息,形成了阶梯分布的以石头房子为特色的古老村落。所有的房屋均“镶嵌”在山体断层平台之上,呈南北向布列,东临悬崖绝壁,有“太行空中村”之誉。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夏秋季节,村子四周悬潭飞瀑,彩虹映日;早晚云雾缭绕,如临仙境,被专家赞誉为“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历代村民就地取材,用本地特产的石板盖房、铺路等,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石墙、石街、石板房,石磨、石碾、石水缸,呈现出一片石头的世界,形成的石头建筑堪于“羌寨”相媲美。

当年岳飞被奸臣所害,其后人被迫从河南汤阴逃难于此,看到这里“山大沟深、人迹罕见、世外桃源”而择居而住,起名“岳家寨”。为躲避追杀和蓄势待发,依据地势取名为“下石壕”。对内叫“岳家寨”,传承英雄历史;对外称“下石壕”,寻求保护屏障。2010年12月29日,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将下石壕村更名为岳家寨。

曲径通幽处

——张家沟村

张家沟原名叫张家坪,一沟为一村,一村即一沟。沟自天边开始,峰从两边走来。沟在中间,山在两面,山依东西,人居东西。村落分三段,段段景不同。

张家沟村北部高巍宽广,逼近天边,南部低矮窄平,紧连江河;东西两面峰岭接连,蜿蜒曲折,高低起伏,气势磅礴;一条小沟含碧水,泉水汩汩,清流涓涓;既饮且灌,夏热冬温,世之琼浆。

前沟小溪流河涧,河床上柳树密如麻,两岸河堤岩石林立,千姿百态,怪石丑石如星,奇石巨石满滩;坡上草木葱茏,荆棘如线,春来郁郁葱葱,夏至鸟语花香,金秋丰收在望,寒冬木叶既脱,始知枝柯粗壮。

张家沟是一个典型的"鸡鸣惊三县"的村庄,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山间小路通到外面。村中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百年来承接着先祖的观念和生存方式,在这个远离繁华的深沟里,宁静地生活。

壁立千仞

——锡崖沟村

锡崖沟位于陵川东南,四周大山,险峰环列,俊岭嵯岈,间或浓云翻滚,雄伟壮美。沟内居民或依山傍水,或临崖跨涧,错落聚散,隐现有致。村内建筑多用石材,石屋、石桥、石径、石桌、石碾、粗放古朴,"野味"浓郁。"天坑型"的地形环境,使得这里的小气侯温和,水量丰沛,植被茂密,湖光山色,小桥流水,如至江南。

村中一条大峡谷,由北向南伸展,如天坑之地缝,深处可达200几十米,震旦纪红砂岩壁东西对应,曲折排列,窄处几米,宽处200多米,如一条苍凉的时空隧道,无尽延伸,湮没于河南境内。苍劲狂野的险峰俊岭,旷古雄壮的大峡谷,安谧清幽的田园风光。

然而,最值得称道的是锡崖沟人历时三十年用手指在绝壁上抠出的一条挂壁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人与大自然抗争的英雄壮歌,被称为"当代愚公,人间奇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