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科研OR创业?快看看你适合哪条路!
相信许多同学都面临着这样的困惑:本科毕业以后,究竟是应该继续读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还是早日积累社会经验,实现创业梦想呢?
今天,小芯就聊一聊人工智能时代的科研与创业,希望能够治愈你的选择困难症,助你认清方向,不再迷茫!
要做出判断,就需要你对大学几年的生活做一个盘点审视,从小的课堂练习,到大的项目筹划。尽力发掘潜藏在自己身上的属性,并将这些属性归纳联系起来,才能够对你自身有大致准确的定位哦~
如何判断自己更适合科研?
假如你拥有以下几点特质,那么可以说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是毋庸置疑的科研“潜力股”,很适合从事科研工作呢!
阅读与研究能力MAX。
在本科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阅读大量与学科相关的文献,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乘风破浪,并由此拓宽视野,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研究性学习,有自己的“研究套路”。
强烈的求知欲望。
科研工作中,旺盛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未知事物,你会否不断探索,刨根问底?比起蜻蜓点水般的发散式学习,你是不是更愿意在一个点上发力,纵向深研呢?
擅长独立思考。
对于既有的书本知识不会全盘接受,而是带着批判性思维去看待,必要时还会通过动手实践来验证你的观点。求知路上遇到阻碍时,你不会经常性地向外界寻求援助,善于独立思考的你,总是先自己尝试着解决问题。
严谨的完美主义。
对于课程学习,你从不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而是会推敲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科研工作需要严谨的态度对待,只有实事求是,戒骄戒躁,才有可能做出一番科研成果哦。
甘坐科研冷板凳。
科研工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可能会小众又冷僻,是前人从未深入涉及的领域,甚至短时间内也没有什么商业价值,但他们甘愿为了科研的突破,“两耳不闻窗外事”,持之以恒。
如何判断自己更适合创业?
而作为一个合格的创业者,通常也会拥有以下几种能力。快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身上是否具备创业者的潜质呢?
具备领导才能。
回想参加过的学生组织和社团,你通常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呢?如果你是运筹帷幄的“掌舵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为团队制定规划,合理分配任务,那么恭喜你,已经get了创业中必不可少的领导才能啦!
具备同理心。
创业者需要具备同理心,才能够管理好团队。你应该懂得去换位思考,站在团队成员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同样,在商业交往过程中,你也要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才能赢得对方的认可哦~
人脉资源广泛。
在创业过程中,人脉是最重要的资源。善于交际的你,即使是陌生人众多的场合,你也可以很快和身边的人打成一片。你会经常性地联系通讯录里的重要好友,管理好人脉资源。
敏锐的商业嗅觉。
创业者总是关注着前沿商业投资动态,对于商业机会异常敏感。而当你发现一个实际存在的痛点或需求,是否也能够迅速头脑风暴,构建商业场景,规划出一套可落地的产品蓝图呢?
无畏的勇气。
创业之路道阻且长,需要你拥有强大的忍耐力去承担可能的代价,你可能会在黑暗中无数次碰壁,经历超乎想象的痛苦与屈辱,创业者要用无所畏惧的勇气,才能够面对一切可能的失败。
科研/创业 ≠避风港
在对自身进行基本的定位后,你还需要明晰选择科研与创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如果仅仅是为了逃避就业现实,不想和百万毕业大军去竞争稀有的优质岗位,那么无论是科研还是创业,你都要更加慎重考虑,因为这两个选择并不是现实的避风港。
当然啦,如果你已经规划好未来的目标,有志进入AI领域发展,但是本科非计算机专业背景,希望在学校里系统地学习计算机概念性和原理性的知识,那么跨专业考研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你能够“名正言顺”地在计算机专业里研究AI方向~
如果选择科研,我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你已经坚定信心,打算未来要从事AI相关的科研工作,那么以下五个小建议,或许能够帮助你找到适合自己科研之路。
学会与不同研究领域的人交流。
机器学习中最有影响力的工作大多来自于计算机与生物/化学/物理学、社会科学或纯数学之间的碰撞,可以尝试着和不同研究领域的大牛交流,或许你会在交叉领域发现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掌握可视化工具和技能。
良好的可视化,可以帮助我们验证代码和构建的模型是否匹配。在完成代码工作后,一份漂亮的可视化图表能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运行结果,也利于与他人的沟通合作。
从AI论文中汲取营养。
在 arXiv研究社区上有大量的免费AI 论文。此外,你也可以关注AI大会的论文集锦,目前机器学习领域的三大最顶级会议是 NIPS,ICML 和 ICLR。你还可以请教该领域的资深教授,研读他们所写的论文,或是通过谷歌学术搜索关键字查找经典论文。在确保原创研究时间的前提下,科研工作者应该尽可能多的阅读论文,但每一次读完后,都需要咀嚼和反思文章内容,切忌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哦!
找一个合适的人问“笨问题”。
科研工作者往往喜欢单枪匹马地闷头苦干,但其实向别人请教,可以有效提高问题解决效率。或许你正在思考的问题,正是他人早已研究透彻的领域。
身心健康是做好科研的前提。
许多科研工作者醉心学术研究时,常常会废寝忘食,但其实这是很危险的表现,过度疲劳不仅会危害身体,也会降低工作效率,要记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呀!
如果选择创业,可以把握哪些机遇?
未来的AI会重塑许多领域,并挖掘出无穷的商业价值,包括识别领域、自动化领域、互联网大数据领域等。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AI可以与许多领域结合。比如AI+教育,让我们的课堂更智能化,手机扫一扫就可以拍照搜题,和AI语音交流来实现口语测评;AI+医疗,可以实现语音录入病历,辅助医生进行医疗影像分析;AI+工业,让机器人去做重复性体力劳动,帮助工厂缩减人力成本……每一个领域的细分都潜藏着巨大的商机,需要你去观察和把握。
除了紧随技术浪潮、关注商业机会,对AI创业者来说,最最重要的还是要了解用户,在对用户真实场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开发。只有挖掘痛点对症下药,才能一触即发,引爆市场。
假如你决定选择创业这条道路,不仅要注重研发前沿算法,实现AI技术落地,更要掌握市场销售和商业拓展的知识,才能无惧市场的大浪淘沙,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未来选择科研,是否就不能创业了?
Of course not!
其实,学术界的研究和产业界的应用可以很好地互补,许多AI企业都有自己的AI研究院。你在科研工作中学到的知识与积累的想法,都可以在创业时得到应用和实践。
李开复是早期参与人工智能研究的科学家之一,同时又投身创业,成为创新工场的CEO。在他看来,目前的AI 技术还没有完全进入主流,AI应用还未能井喷,一切都处在尝试和摸索阶段,也因此,少数掌握AI 应用技术的科学家或许能够更好地创业。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长期的科研工作可能会使得你不太了解市场,而这个时代需要的是快速迭代的产品。因此,尽管具备技术优势,你也需要懂得分析市场需求,投合用户喜好,才能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
读芯君开扒
直面内心,才能做出抉择
当你实际面临选择的时候,要学会审视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问题来了解自己的内心想法。
“你有考虑过读研以后要做什么吗?”“科研工作需要你付出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你能够接受吗?”“你具备领袖气质吗?”“你有足够强大的自控能力吗?”“你是否能够很好的平衡工作与生活?”尽可能多角度发问,以全面透彻地了解自己。
而对于每一个问题,当脑海中浮现出相应答案时,请牢牢记住它们,因为这些答案的层叠,将会映照出未来前行的道路。
直面内心,认识自我,是我们做选择时至关重要的一步。
作者:蜜柑
参考文献链接:
http://www.sohu.com/a/230352973_236505
http://m.sohu.com/a/136701773_413981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遵守转载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