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歼31到底谁能上航母? 美国给出了答案

随着国产航母的快速发展,新一代舰载机的选择成为了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近日,某著名军事专家在电视节目上发表了对于新一代国产舰载战斗机的看法。对于目前呼声甚高的“歼-20上舰”并未予以支持,同时却认为另一款国产第五代战斗机FC-31具备成为舰载机的资质。由于这一观点与目前国内军事爱好者的自发行共识截然相悖,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了非常激烈的讨论。那么,中国下一款舰载战斗机会不会是歼-20或FC-31?这还要从舰载战斗机的特性上说起。

歼20、歼31到底谁能上航母? 美国给出了答案

现代舰载战斗机在任务属性上与陆基战斗机差别不大,主要负责的任务都包括防空、制空、夺取制空权、对地对海攻击、战术侦察等等。因此,从设计的角度来说,舰载战斗机与陆基战斗机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但同时又因舰载机特殊的运用条件,其设计上的限制远比陆基战斗机更多。从最基础的差异来说,舰载机需要在航母上部署,因此在体积上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制(如果太大会导致舰载机数量下降进而导致航母作战能力下降,如果太小则会导致单机作战能力不足,同样影响航母整体作战能力);而舰载机的起降条件远比陆基战斗机更加恶劣,因此其对起降能力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此外,由于舰载战斗机需要在海洋环境下运用,因此必须针对高盐高湿环境对机体结构和机体材料进行改进。

歼20、歼31到底谁能上航母? 美国给出了答案

由舰载战斗机与陆基战斗机的差异,不难看出如果要将陆基战斗机改造为舰载战斗机,不仅需要进行很多方面的改进,而且所能采用的机型限制范围也很大。换句话说,并非所有型号的陆基战斗机都具备改造成舰载战斗机的可能性。历史上曾经有过多个舰载机和陆基战机相互转换的例子,其中由舰载机改造为陆基战机难度很小(事实上如果不考虑因舰载机工作环境特殊性导致的结构增重问题基本就不需要改造),反过来陆基战斗机改造为舰载战斗机却成少败多。即便是在设计时就考虑到兼顾陆基型和舰载型的型号,设计上也往往以失败告终——美军曾计划将空军的战斗轰炸机和海军的防空舰载机整合到F-111一个系列当中,结果海军型的F-111B即便采用了与空军的F-111A几乎不通用的设计最终仍然发展失败;而在目前的JSF计划中,美军再次犯了这一错误,其F-35C舰载机虽然发展不算特别不顺利但与空军的F-35A的通用性不能达到预期,而且性能也并不理想。

具体到目前呼声很高的两款第五代战斗机歼-20和FC-31而言,两者在改造为舰载机都存在一些问题。从规格上来说,歼-20与歼-15接近,如果同样采用可折叠机翼设计那么两者在航母上占用空间不会有太大差异,换句话说一艘航母能够搭载多少架歼-15也就能够搭载多少架歼-20。但歼-15属于典型的第四代战斗机,相比于第五代战斗机而言虽然体积差异不大但重量上却要明显更轻。目前尚无关于歼-20的起飞重量数据,但从第五代战斗机的普遍发展趋势来看,其起飞重量应该比歼-11系列更重。目前歼-20仍然使用AL-31FN-M1涡扇发动机,该型发动机推力为14.6吨,用在第四代战斗机上能实现很好的推重比指标,但在第五代战斗机上则显得推力不足。推重比指标与起降性能直接挂钩,如果推重比劣化势必会影响到起降性能。同时,歼-20采用三角翼,这种翼型对于起降性能也有一定负面影响。总之,起降性能或许会成为阻碍歼-20舰载化的主要问题。

歼20、歼31到底谁能上航母? 美国给出了答案

而FC-31面临的问题则相对简单。目前的FC-31虽然机体规格上略大于F-35接近F/A-18,但从美国海军舰载机的运用经验来看,F/A-18级别的舰载战斗机在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作战任务的需求。如果将FC-31发展为舰载机,必须将其进行“放大”到接近F-22级别的标准,这就又带来两个问题:第一,航空器的“放大”并非单纯的几何数据变化,虽然气动外形方面的很多数据可以继续延续但机体结构方面的设计必须重新进行,这等于再设计一款新型的舰载战斗机;第二,不同的机体规格对于动力系统的要求水平也不一样,中型战机所采用的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用在重型战机上动力完全不足,换句话说“放大”后的FC-31必须采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才能满足性能要求。目前供国产第五代重型战斗机所使用的涡扇-15发动机尚未研发完毕,即使FC-31完成“放大”设计在发动机方面也仍然要“等”,这将拖延新型舰载战斗机的开发周期。

总而言之,无论是歼-20还是FC-31,都不具备直接改造为舰载战斗机的资质。从舰载战斗机的发展规律来看,中国下一代舰载战斗机仍然需要研发全新型号,盲目将陆基第五代战斗机改造为舰载机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预计随着几款新型国产战斗机设计制造的逐渐成熟,未来不久以后中国航空工业将会把重点投入到新型国产舰载战斗机的研发上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