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无用论”该休了!5G是世界“新的石油”,将催生九大产业风口!

 “5G无用论”该休了!5G是世界“新的石油”,将催生九大产业风口!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悲了伤的白犀牛」,作者悲了伤的白犀牛 。转载本文请联系悲了伤的白犀牛公众号。

5G的关键技术特性主要体现在“三超”——超大连接(100万连接/平方公里的连接密度)、超低时延(时延低至1ms)、超高速率(峰值速率超过10Gbps)。5G这三方面特性将会催生哪些风口?给人们带来哪些改变呢?

5G商用已经超过一年,5G基站也已经建了30多万个,但传说中的“5G改变世界”的神奇魔力并未显现,反而爆发了很多耐人寻味的怪现象,比如,真假5G的争论,比如5G套餐用户远超5G终端销售量,比如5G基站定时关闭以节省电费,等等。这些怪现象让“5G无用论”再度甚嚣尘上。

事实上,这一年多以来,不停地有通信专家、行业分析师在提醒着人们,5G未必如想象中美好,至少从近期来看,5G能发挥的作用和价值相比4G可能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而现实的结果似乎也如他们所言,5G确实没能拿出什么像样的应用和服务,5G最大的应用就是——测速。

那到底5G对于这个社会,对于普通人们而言,将带来什么呢?

作为通信自媒体,下面白犀牛结合5G的关键技术特性来做一些分析和预判——5G的关键技术特性主要体现在“三超”——超大连接(100万连接/平方公里的连接密度)、超低时延(时延低至1ms)、超高速率(峰值速率超过10Gbps)。5G这三方面特性将会催生哪些风口?给人们带来哪些改变呢?

一、5G超大连接:唤醒万物感知,实现万物互联

相比过去的2G、3G、4G网络的连接对象主要是人,而5G在这一点上有了本质的改变,其连接对象更多的是物,人的数量总是有限的,全球加起来也不过是60亿人口,但物却是无穷无尽的,其数量规模是万亿级别的。要把这万亿级别的物连接起来,这对5G的连接性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从技术指标来看,5G的连接密度达到100万连接/平方公里。以上海市为例,上海面积6340平方公里,如果全面实现5G覆盖,其可连接上网的人+物的数量将达到63.4亿。

有了5G如此强悍的连接能力,这将彻底唤醒我们身边所有的有网络连接需求的物,据预计,在未来3年内,全球40亿头牲畜、2000万个集装箱、3亿个LED路灯、18亿只水表等等都将成为亿万互联网用户中的一员;不仅如此,大至:道路上的车辆、工厂的设备在制品、货运途中的集装箱、飞机发动机、室内或户外的环境监测设备;小至:电视、冰箱、洗衣机、微波炉、手表、眼镜、球鞋、甚至衣服上的纽扣,吞进体内的小药丸......都将被连接到网络中,万物感知带来的数据洪流将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产业,为智能世界的实现与创新型智能服务提供关键助力。

风口1:智慧工厂(软件定义工厂)

为了节省成本和提高效率,当前越来越多的工厂走向自动化和信息化,伴随而来的就是工厂中越来越多的连网设备,从生产线上小小的监控摄像头,到大型的自动机械手臂,都需要连接网络。5G的连接容量和速率完美地匹配了下一代工厂的需求——从生产计划制定,到原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到销售配送,5G意味着工厂可以通过统一网络连接更多的传感器、设备和资产,从而更实时、更深入地洞察市场需求、掌握供应链。

不光如此,5G技术还能让工厂的生产组织更加灵活,管理者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实时灵活调整网络,比如,他们最终能够通过网络切片将单个物理5G网络分解为多个虚拟网络。比如,为了提高操作设备的效率,或者当市场需求增加时,制造工厂的一部分网络可能会被分割开来。比如,管理者可以在云上处理脱敏的数据,同时可以通过离线边缘计算功能,在本地控制敏感数据。

5G庞大的物联网连接和速度,加上边缘计算能力,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大量的数据。在大量接近实时的高质量数据的“喂养”下,人工智能能够迅速从错误中“学习”,做出更智能、更快、更可靠的决策。人工智能将真正发挥作用。人工智能可以被用来控制工厂的生产,而无需人工干预。不仅可以用来控制机器,还可以预测供应链中的问题,防止欺诈,评估生产机会。

未来5G智能工厂将以全连接体验为中心。从大量的设备连接和创新技术体验到近乎实时的自动化和网络灵活性,5G将为智能工厂带来重大的进步。而制造企业最终可以实现诸如性能改进、运营效率和安全性提高等重大利益。

风口2:智慧农场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加速应用,农业生产正在实现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线上农业正在逐步成型,信息化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5G网络的发展将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智慧农业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他们将被运用到物联网技术中,对农业活动进行跟踪、监测、自动化和分析

在MWC2019上海大会上,华为展出了一个智慧农场的解决方案:由于不同奶牛的个体生理周期都具有差异性,漏配一个发情期会造成每头奶牛损失效益约2000元。基于5G的奶牛监控系统,其一,可以让奶牛身上的智能项圈将收集来的数据随时随需传输到云端进行科学分析;其二,奶牛信息管理平台利用每头奶牛体征数据全面监控动物健康,比如牛的耳标,当检测到疾病就会后发出警报,自动隔离病牛。

在智慧农场的解决方案中,5G就像一个“智能小牧童”,利用技术监控动物健康、生理周期、位置等信息,也为未来发展绿色食品溯源等区块链新应用做好准备。

风口3:智慧家庭

智慧家庭的概念诞生了很久,但要实现真正的“智慧”,必须确保家庭里所有智能设备都能连接稳定、灵敏的通信网络,并且能实现在同一个平台进行实时的数据传输、分析和反馈。过去几年,受限于终端的功耗以及无线网络的覆盖、传播速度等原因,智慧家庭还停留在美好规划层面。

5G的到来,就像最后一块拼图,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技术真正融合起来,将家庭设备智能控制、家庭环境感知、家人健康感知、家居安全感知以及信息交流、消费服务等家居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创造出健康、安全、舒适、低碳、便捷的个性化家居生活。

在5G的推动下,可预期的未来,家用智能机器人将进驻到万千家庭。由于5G的边缘计算能力,数据将更接近源,这一能力与高速和大带宽相结合,将开创更小、更便宜、更自由的机器人。5G技术将帮助这些机器人变得更加敏捷,做出更快的决策,并在接近实时的情况下迅速适应变化。

二、5G超高速率:升级感知方式,相隔万里恍如亲临其境

按照5G的技术指标,其峰值的下行速率将达到20Gbit/s,而上行速率也可以达到10Gbit/s。这是什么概念呢?今天我们用4G已经觉得速度非常快了,但4G的峰值下行速率不过是1Gbit/s,也就是说5G的速度是4G的20倍。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量的提升,而是一种质的提升,而这种提升将彻底改变我们当前的网络模式,也将为各产业在智能时代开启以大视频为数据主体的大流量增长模式。比如,如此高的速率将极大激发云计算的应用,以后文件存储在本地和存储在云端已经没有区别;比如,如此高端速率将毫无障碍地实现大容量的文件传输,“高清视频流量”变现将成为新的商业标准,在云游戏、云教育、云医疗中释放视频产业的智能价值。

风口4:全民可穿戴设备

智能可穿戴设备在4G时代初期曾火热一时,但离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还有很大的距离,比如电池续航能力的不足,比如移动网络带宽限制,比如网络时延太大,这些客观因素都造成可穿戴设备一直依附于智能手机存在,通过wifi或蓝牙与手机连接,无法作为独立设备存在。

而5G的到来将改变这一切。智能可穿戴设备将成为5G时代几乎是人人必备的产品,它不光能够增强普通人的感知方式,更重要的,它将为很多特殊的群体“弥补”其与世界的联系,比如,通过智能头盔,3900万盲人将会过上普通人一样的正常生活——导盲智能头盔项目将通过云端视觉呈现的方式,为视力障碍人群提供高精准实时定位导航、路径规划和避障等服务,同时,头盔的人脸识别、情景识别、物体识别和图像分类等领先的混合智能服务,将可以帮助盲人全面缓解社交障碍。

而在企业应用领域,5G也将企业级可穿戴和智能辅助设备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在5G网络的赋能下,可穿戴设备将为流水线作业工人提供“免提”式信息服务,提升其工作效率和安全性。比如,5G的云端AI使可穿戴设备具有AI能力,可以增强用户搜索特定物体或人员的能力。比如,5G将为高清视频上传和分析、人脸识别和自动车牌识别提供10Gbps的巨大上行吞吐量。

风口5:VR+

VR曾经也经历过一个非常火热的炒作期,但一直没有出现全民性的杀手级应用,其一个瓶颈式的问题在于:由于移动网络的速率无法及时下载巨量的实时信息,造成其画面延迟难以控制到合理区间——在使用VR时,当画面延迟超过20毫秒,用户就会出现不适,理想的状态是画面延迟不超过7毫秒。而众所周知,4G的网络时延在50毫秒以上,很难支撑其VR的完美体验。

而5G高至20Gbit/s的下行速率和10Gbit/s的下行速率,以及其低至1毫秒的时延,这为VR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网络环境,预计2025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将达80亿,VR/AR/MR个人用户数将达4.4亿,伴随云能力提升、设备微型化以及通用计算力的加速发展,云VR的市场空间将释放更大商业价值,至2025年将达到2920亿美元。在此基础上,娱乐、通信、远程办公等互动模式均迎来革命性变革,AR/VR应用的发展将为感知方式添加新维度,使人类感知超越物理世界的局限。

VR+将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新利器,比如,VR+旅游业,将物理世界的旅游资源上传到数字空间,用户通过VR实现“包园式”的游览美景胜地;比如,VR+零售业,将对人们购物方式实现又一次的颠覆;比如,VR+房地产将会打造高达7.5亿美元的巨大市场。

风口6:全息远程会议

在VR的基础上,5G可能会推动人们的感知方式再上一个台阶。通过5G实现计算量巨大的渲染上云、轻量VR终端、高质量视频输出,实现实景再现,为个人、家庭、行业提供随场景不断变化的信息和“身临其境”的交互环境。

比如,用户可以在任何一处场所召开或进入全息视频会议,通过高度还原用户的行为以及逼真化地虚拟场景,参会者们实现面对面的会议交流,有别于一般视频会议,全息会议更加生动、真实,交流效果更好,用户可以在虚拟场景中通过浏览文件、3D绘图、屏幕共享、讨论等。

除了远程会议,通过5G营造的全息空间,用户自由进入虚拟社交空间,如酒吧、桌游、KTV、郊外等,在虚拟空间中和远方的朋友或陌生人真实地进行虚拟化聚会。随着VR场景体验不断提升,社交形式将超脱当前文字、语音、视频等交互方式,获得更高的维度,未来,基于VR应用的聚合平台成为社交入口。

三、5G超低时延:拓展感知空间

5G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延迟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响应时间能从4G的平均50毫秒(0.05s)降低到1-2毫秒(0.001-0.002s),同样数据传输速度能从0.02-0.03Gbps提高到0.1-5.0Gbps。

5G的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场景就是URLLC,意思是超可靠低延迟通讯,URLLC可以保证99.999%的数据可靠性,无中断和毫秒级的响应能力,这可以通过5G网络快速而精准地处理数据。通过5G技术结合AI和URLLC数据,全世界数百万辆汽车将会和当地的5G交通系统相呼应,用户的汽车能和其他车辆通过5G共享数据,发生紧急事故时也能更快地得到支援。不光是自动驾驶,5G的超低时延还能让游戏,VR,工业制造,医疗机构受益。

风口7:自动驾驶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近140万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有2000-5000万人在交通事故中受伤,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万亿美元。而造成交通事故的因素里,驾驶员的反应速度是非常关键的因素。5G的到来,将让自动驾驶成为现实,5G控制的汽车操控系统将取代人类去驾驶汽车,而5G的超低时延能够最大限度规避由于人类反应速度带来的时延——普通人的反应速度是0.4秒,也就是400毫秒之间,而5G情况下只需要1毫秒。节省的399毫秒,背后就是几十米的制动距离以及大大降低的伤亡数量。

5G给交通行业带来的变革远不止如此,5G的安全、可靠、低延迟和高带宽的连接将让自动驾驶、编队行驶、车辆生命周期维护、传感器数据众包等成为现实, 5G将成为统一的连接技术,满足未来共享汽车、远程操作、自动和协作驾驶等连接要求。

风口8:数字天空(无人载客飞行器)

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刷新峰值,越来越多城市成为“堵城”,空中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未来。随着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和5G联接技术在无人机应用场景中的深入使用,天空正在迅速数字化,人们的活动空间正快速向“数字天空”升维。

基于5G网络与无人机产业的深度融合、低空网络覆盖程度加大,以及政府层面对空域利用空间的逐步释放,应用于交通、监控、抢险救灾等城市管理功能的联网无人机创新场景将不仅仅局限在无人机与遥控器之间的点对点通信,而会在无人机与无人机之间、甚至是无人机与人之间寻找商业机会。

比如,在不远的未来,无人驾驶载客飞行器将成为“共享空中出租车”—— 像直升机一样升空,像飞机一样飞行,不需要跑道和特别搭建的停机坪,无论用户是通勤、出游、购物或仅仅是出门吃个工作餐,飞行器都会随时随地出现。空中的飞行空间则是“共享资源”,一切在5G网络中的数据的智能调度中安排航线使用。

风口9:智慧医疗(无线远程医疗辅助)

当前,远程无线医疗其实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如无线输液,远程实时会诊,远程超声检查等等,但这些更多只是一些辅助性的医疗手段,离真正的治病救人,尤其是争分夺秒的救死扶伤还有一段距离。而5G让智慧医疗成为了现实。

5G大带宽,低时延的网络支持下,一个哮喘发作的病人,其体表力量反馈信号能在短短数毫秒内就能传递到医生的VR及触觉设备,将为患者争取极大的黄金治疗时间;手术室里,医疗现场音视频和B超图像实现实时传输,帮助医生远程操控病人端的超声探头,打破了原有急诊、多方专家会诊的时间界限;在教学端,以往人体解剖素材相当珍贵,但在云端利用VR虚拟教学、手术模拟等,不仅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观察病体,还能反复进行虚拟训练,或将训练及手术过程直播、录制,进行交流分享。

最后

5G的变革性意义在于,它不光实现人与人的连接,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也被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这将对整个社会的格局以及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2025年个人智能终端数将达400亿,个人智能助理普及率达90%,智能服务机器人将步入12%家庭,个人潜能将在终端感知,双向交流主动服务支持下大幅释放。在商业和社会层面,2025年全球1000亿联接将泛在于公用事业、交通、制造、医疗、农业、金融等各个领域,推动数字化转型。届时企业应用云化率将达85%,AI利用率达86%,数据利用率将剧增至80%,每年1800亿TB新增数据将源源不断地创造智能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