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音乐平台跑马圈地能否圈出商业模式
文章导读: 从培养歌手、抢版权,到现在的“抢人”,进入版权时代后,音乐产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原标题:互联网重塑音乐产业 独立音乐人成核心资源 在线音乐平台跑马圈地能否圈出商业模式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银昕 | 北京报道
民谣歌手赵雷,凭借一曲《成都》彻底走红。其实,在赵雷登上《歌手》之前,包括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和QQ音乐在内的在线音乐平台围绕独立音乐人已做了诸多工作。
从培养歌手、抢版权,到现在的“抢人”,进入版权时代后,音乐产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与旧有的唱片公司“雇佣”签约歌手不同,现在的在线音乐平台已经将注意力转移至与独立音乐人的合作上。在合作的过程中,在线音乐平台不是独立音乐人的“雇主”,而更像一个服务者,双方没有合约限制,各取所需。
“抢人”的回报也显而易见,4月11日,网易云音乐宣布用户数突破3亿,同时获得7.5亿元融资。与此同时,阿里音乐独家续签滚石唱片,并收购大麦网,希望通过粉丝经济实现阿里音乐业务的升级;QQ音乐业务与CMC(中国音乐集团)进行合并后,腾讯阿里巴巴旗下的虾米音乐出手最早,2014年便提出“寻光计划”,目前已汇聚了程璧、金玟岐等人气度较高的独立音乐人;将民谣作为重点音乐类型的网易云音乐2016年11月推出的“石头计划”,3个月就吸引了超过一万名独立音乐人进驻;QQ音乐也推出了“Music+”计划,将日韩偶像作为重点IP打造对象。
不过,在线音乐平台目前的造星能力依旧不如电视。“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但最终还是要靠主流媒体的‘临门一脚’。捧红赵雷的是湖南卫视,而不是在线音乐平台。”上述阿里音乐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变现能力被质疑,商业模式前景待考
在线音乐平台动作频频且不断有项目落地,但仍无法掩盖其发展中的尴尬:变现能力差、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有统计称,阿里音乐、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三大平台2016年的收入之和仅为2亿元,而在各大传统唱片公司雄踞一方的年代,任何一家较大公司的年收入都可以轻松过亿。若加上货币贬值的因素,其间的差距更大。
无法以广告模式盈利,是在线音乐平台变现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线音乐平台曾尝试过早期互联网门户网站的流量模式,以高频词的关注度和播放次数来获得广告主的青睐,再以广告为稳定的收入来源。但音乐与视频不同,它并非广告的温床。上述阿里音乐负责人表示:“视频上插播广告很容易,与之前电视台的做法无异,但音乐是以音频形式呈现的,没有空间插入广告,且应用软件页面大小有限,不方便为广告留出足够的位置,用户也不会去留意狭小的位置里呈现的广告。”
鉴于此,各大音乐平台只能选择一条“简单粗暴”的运营方式——跑马圈地。“只要地盘大,就不愁没有变现机会。”这句名言,在线音乐平台认为同样适用于自己。只不过,这里圈的“地”不再是各类商铺,而是独立音乐人。“我们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一些二线艺人并非全国知名,而一些二线品牌主打小众路线,他们之间有彼此需要的可能,阿里音乐可以为其牵线搭桥。”上述阿里音乐负责人表示。不过他也承认,各种做法也都只是尝试,“目前没有一家平台敢说真的找到了靠谱的商业模式,大家都在探索。”
网易云音乐对未来则充满希望。“与西方音乐产业动辄30%~50%的付费率相比,中国目前在线音乐的付费率仅为5%,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在正版化背景下,音乐用户的付费意识提高较快。过去一年,网易云音乐付费会员数同比增长了9倍,付费数字专辑购买人数同比增长了7倍,数字专辑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6倍,今年还在继续增长。我对未来盈利空间持乐观态度。”网易云音乐副总裁丁博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相关推荐
一个客户要求给网站添加一个背景音乐,我用的是html5添加网页背景音乐的代码,在此记录一下以后有用。html5方法二:<videocontrols=""autoplay=""name="medi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