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采访了5个参与新世相刷屏的人,他们说出了不同的理由

文/明宇小姐、curator、椰子

昨天早上,新世相新一轮营销活动“新世相营销课”在朋友圈刷屏。从我的观感看,在刷屏的高峰,朋友圈连续滚动几屏都是新世相五颜六色的海报。据媒体统计,这一轮营销参与人数超过 10 万,课程从最初的9. 9 元涨到了49. 9 元(截至上午 10 点半)。

但这一轮营销活动并没有持续太久就被微信官方封杀,分销的模式也引发业界对新世相传销的质疑。参与“新世相营销课”传播的人一开始带着9. 9 元买课的优越感,但几个小时之后他们就变成“韭菜”。伴随着质疑声,一些积极参与的人又迅速删掉了朋友圈。

明明知道是营销活动,他们为何还购买和转发?我们采访到了 5 个积极参与“新世相营销课”的人,他们在不同时段、抱着不同目的参与,基本可以复盘营销活动为何会刷屏。

陈晓,互联网KOL&新媒体创业者,9. 9 元购买,赚了 2000 多元

昨天(周日)晚上,i排版创始人唐三藏就拉了个很神秘的群,说明早(周一)有大事发生。他们时间点选得挺好,刚好是差不多要睡觉的时间,睡前刷刷朋友圈,看到他分享群二维码,因为好奇心就进群了,他那个群很快就进满 100 人了(二维码只能进 100 人)。我进的那个群号是4,说明那个时候至少有 400 人被拉了群。

早上7:39,他们自己的管理员分享了海报,@所有人,然后就说刚开始是9. 9 元,只要增加 1 万人就涨价 5 块钱。他强调分享会有奖励,但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我比较爱惜自己羽毛,没有再朋友圈分享,只在我自己建的几个群里分享了。

我是最早一批传播的,在被封之前,我已经赚了 2000 多元。我算了一下大概有 200 多人扫了我的二维码,来自三级的收入多一些。

我猜了新世相是运营了一些种群,主打的人群也比较精准,像i排版唐三藏这样的新媒体从业者,他朋友圈也很多新媒体从业者。

我知道之前,三联和网易都做过类似的营销,但都没参与。这次参与是因为新世相,他们之前做过“逃离北上广”、“地铁丢书”这些成功案例。在做“逃离北上广”时,我还是第一批参与传播的KOL,当时还没有现在的传播方式,只是供应商找我付费发朋友圈宣传。这次营销,大家都说新世相没花钱赚这么多流量,但我猜前期肯定给唐三藏这样的KOL花了很多钱。

新世相的课程我还没看,两三天后看完才能告诉你课程质量怎么样。

李洋,某影视公司新媒体总监,9. 9 元购买,赚了 450 元

早晨七点多,我在朋友圈看到的,分享的人还不多,我是最早最早的那一批,我买的时候还是 9 块9。

买这个课是因为新世相做的,之前他们做的“逃离北上广”、“地铁丢书”都挺成功的,所以他们的课程也很想学习。它没写分成,我也不知道,我扫码进去买了,下载了App,在App上买了另外一个TED的课程——我本来就有知识付费的习惯。之前在喜马拉雅和得到上都买过课,最近我买了一些新媒体运营的课,之前因为自己演讲方面不是特别好,还买过马东的《好好说话》。我一般都在上下班路上听这些课,但《好好说话》太长了,到现在只听了一半。

课程有没有用,看个人吧。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听这东西就能获取知识点。而且,我觉得任何一个分享类的内容都会有养分,只是或多或少而已。

新世相的课我还没听完,听了第二三四集,课程内容基本和我购买时的预期差不多——他不可能说得全是干货,不可能把所有核心内容都分享给你,但还是有一些方法论的东西可以借鉴,能够给你点启发。

我在下班路上第二次看了第二集,如何标准化生产爆款文章。这里边有一些内容我还给我们部门的小朋友们分享了,我还特意在微博上搜了文字版,因为肯定会有其他人把文字版给整理出来,我把文字版发到我们部门群里边,其实有些东西方法论是可以借鉴的。

我不是为了获得分成买的,后来从朋友圈知道别人扫你分享的二维码是可以获得分成的,我就发了个朋友圈。当时我就意识到这个东西是传销,所以分享朋友圈的时候写了“误入传销组织”。最后赚到了 450 块钱,要是知道能赚这么多钱,我就不会用自己的钱买TED的课程了。

我发朋友圈比较早,再加上朋友圈基本都是媒体、公关、投资人,不少人扫了我的二维码。

王旭,科技媒体记者,9. 9 元购买,赚了 900 多元

我比较早在朋友圈看到,因为之前也关注过新世相,他们做得还蛮好的。我一看就知道这种套路,因为三联之前也做过。我应该是第一波发现的,我扫的时候还是9. 9 元,发了几个群,主要还是朋友圈。反正只有9. 9 元,钱也不多,所以就想参与一下玩玩。

我一看到就知道朋友圈会刷屏,还在群里说了句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封杀。因为之前三联的活动就很火,再加上这次还是新世相。我平时也经常看新世相,喜欢的一点是,他们总能找到新的话题和情感共鸣。三联的我没参与,因为对他们无感。我赚到了 900 多块钱,估计是因为加的人多,微信已经加满 5000 人,而且公关媒体的比较多。

我对新世相的课程没有什么预期,也比较懒,现在没看,以后也不会看,就是玩玩而已。我不相信能从知识付费课程上学到东西,我对营销感兴趣,也认识一些营销大牛,更愿意和他们交流。当你和他们互动,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才能进步。

小七,营销媒体记者,14. 9 元购买,赚了 140 多元

我在朋友圈看到就买了,因为新世相“逃离北上广”的策划很厉害,我本身又在营销行业,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看这个东西。我买得比较便宜,14. 9 元,买完我发了朋友圈,也分享到我自己的群里。一个人扫了我的二维码购买,我收到了返现通知,好像有 9 块钱,就把截图发群里了,其他人看到我真拿到返现了,就跟着扫码了,我总共赚了 140 多元。

我愿意参与,一个是学习,一个是好玩。听了听,没听完,感觉张伟讲得还行。具体讲了啥我给忘了,反正我感觉对找选题有一些帮助的,一时想不起来,我也没法给你复述。

我买这个营销课就是因为新世相。反正14. 9 元也值了,钱都赚回来了。

袁凌,某互联网公司公关总监,39. 9 元购买,赚了 10 元

我和新世相一个副总裁有一面之缘,虽然不是很熟,开始注意到这个也是因为“友情”。同时,我发现对他们营销这个点挺有兴趣,他们做过一些成功的策划,我工作也会涉及。我看到的时候是39. 9 元,也不是很贵,就买了。

买完之后发现,他们和三联的很像,都是分级营销。当时心想着,朋友圈有很多人啊,随便几个人扫一下成本就回来了。

三联那次,我是真出于情怀参与的,一个是比较老的杂志,一个是三年之内的杂志电子版都可以有权限看。我平时老开车,堵路上,听听有声读物也挺好。当时我还不知道分级销售,无心分享,我的高中、大学同学以及同事们看到之后,好多人都买了,结果没想到挣了好几百。

有了三联的经历,这次我当然很积极的分享了。但感觉新世相和三联品牌还是有差距的,圈外人是比较陌生的,我分享朋友圈之后,一上午只有两个人扫了我的二维码,返现 50 块钱,相当于赚了个鸡腿。

三联那次,我感觉是摸着石头过河,估计都没想到会火,连服务器都崩了。三联的售后问题,都是加群工作人员一对一解决的。新世相这个明显是精心策划的,肯定吸取了三联的教训。包括后续被封之后的处理,也都是准备过的。群里出现一些要求退款的,有一个叫做“班主任”的客服,会回复“本产品为虚拟内容服务,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款”,这是准备好的话术,群里有人问退款就会回复这段话。无论你怎么奚落他,或者是怎么调戏他,他都不参与。

这个课我还没听,网上有人说没什么用,都是洗脑和忽悠什么之类的,但是我就还是本着一个学习的态度,毕竟做这么成功。即使是它最初只是营销的一个噱头,多多少少得有得有一点能够拿得出手的干货,要不然的话肯定招人骂。

(应采访对象要求,李洋、陈晓、袁凌均为化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