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嗨CEO章瑞平:抓住自驾、高铁、无人驾驶三大红利
当下,中国万亿级的出行市场出现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重大变化。
一面是经过残酷竞争,各个垂直市场的集中度急剧上升,譬如滴滴吃住了打车,一嗨等吃住了租车,优信瓜子等吃住了卖车。一面是手握巨额风险投资的互联网平台快速横向扩张,打车、租车、卖车的边界正变得模糊。与此同时,自驾游爆发、高铁大发展、无人驾驶技术这三大变量出现。
许多关心租车市场的业内人士都在谈论:自驾、高铁、无人驾驶是否重大利空?租车行业的天花板在哪?会不会也被互联网巨头吃掉?带着这个疑问,近日【王冠雄频道】和国内领先的租车上市公司一嗨CEO章瑞平进行了深度交流。
【万亿出行市场足够大,市场集中度会快速上升】
公开资料显示:一嗨租车由章瑞平创立于 2006 年 1 月,是中国首家实现全程电子商务化管理的汽车租赁企业。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在全国 200 多座城市开设了 3000 多个服务网点,提供 200 多种车型,服务范围覆盖全国。
成立多年来,一嗨始终处于稳健、高速发展的状态,出租率、周转率等重要指标均位居行业前列。公司主要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短租、长租,以及个性化定制等综合租车服务,支持网上预订、电话预订、手机终端预订、门店预订等多种预订方式,和刷卡支付、线上支付、储值卡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
2014 年 11 月 18 日,一嗨租车在美国纽约交易所成功上市,交易代码为“EHIC”。巧合的是,当时我正作为领队率上海交通大学总裁班的企业家代表团考察硅谷,另一位联席领队汉理资本管理合伙人钱学锋正好就是一嗨的投资人,他为此提前离团飞往纽约。在咖啡厅聊起一嗨时,我印象很深,他说:“一嗨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好公司,也是一个容易被大家低估的公司,我们非常荣幸有机会投资潜力巨大的租车市场”。
一个惊人的事实是:在中国租车市场,领头羊一嗨和神州加起来的市场份额才刚到10%,其他几家都相对比较小。绝大多数租车公司其实是夫妻店,或者地方型的。全国大概有三四万,罗兰贝格的数据显示,全中国有三到四万家的小租车公司,平均每家的车队规模是 20 多台。这就意味着市场集中度有极大的空间。
再来看成熟的美国市场,最大的HERTZ、AVIS等几家大的加起来,占市场份额差不多95%。这就意味着,领头羊的增速必须远高于行业增速。以一嗨为例,中国租车行业的平均增速是15%,一嗨过去几年的增长是40-50%。
其实,在互联网行业有一个显著的“721”法则,即老大吃肉,占据70%左右份额。老二喝汤,占据20%左右份额,其他人加起来吃残渣,占10%左右份额。最后的领先者,将成为大赢家攫取大部分的超额利润。这一残酷法则,在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等主要领域均已验证。
即便这两年大火的本地生活服务O2O、在线旅行OTA,都已经上演了合并浪潮,“721”的垄断法则初现。以团购行业为例,当年团购行业的“千团大战”轰动整个中国互联网,上千家团购网站林立。四年过去美团独大,甚至合并了老牌的大众点评。外卖市场也剩下了美团外卖是老大,饿了么(已合并百度外卖)、阿里口碑在追赶,一个不折不扣的 721 格局。OTA市场也是老大携程合并了老二去哪儿,剩下途牛等几个公司。规律就是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我看来,“衣食住行”,出行是人类的最基础需求。万亿级出行市场足够大,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领导者。美国也没见UBER吃掉HERTZ,反而是HERTZ等专业租车公司不断上涨。因为租车核心竞争力是供应链管理,这个需要积累、沉淀。
【自驾、高铁、无人驾驶,不是三大变量而是三大红利】
外有强敌压境,当前,中国还正在发生一场波澜壮阔的消费大升级和科技变革。在租车市场,就出现了三大变量,自驾、高铁、无人驾驶。
首先是自驾游。中国旅游市场的团散比(跟团队和散客)在过去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的团散比8: 2 变成了2:8。正好反过来,只有20%是跟团游,80%都是自助游。自助游里面很大一部分就是自驾游,这就给租车带来了很大的市场机会。这里要纠正一个错误的认知,以往大家觉得好像之于自己有私家车才能自驾游,这实际上不对的。只要有驾照,能租车就是自驾游。而且因为路途、价格等复杂因素,很多时候全程自驾不如到当地后租车。举个例子,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一嗨租车的同比增长高达70%!
再说高铁。中国高铁的爆发式增长举世瞩目,随着高铁的发展,现在 600 公里半径的出行人们的第一选择成了高铁。那么高铁到了以后,可以无缝对接租车。人们到了当地的话,去一些小地方,或者要频繁活动。许多人出于安全考虑、价格因素、深度体验,就不愿意用当地的出租车、专车。所以租车就变成一种很好的场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譬如一嗨推出“高铁+租车”活动就很受欢迎,因为解决了最后一公里。
再次是无人驾驶。曾经有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认为“智能驾驶甚至无人驾驶技术越来越趋近于商用,以后干脆都没司机了,谁还来租车”?来看美国的例子,两个多月以前,美国HERTZ和Google、苹果的无人驾驶业务同一天宣布了战略合作,结果HERTZ的股价翻了两倍!为什么?
章瑞平表示:“从产业链来看,大家已经看到了在无人驾驶到来的那天,车队管理能力将会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相反,网约车的商业模式会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从没有资产到你必须拥有资产。当UBER也在管理车队的时候,人家自然而然问:你管理车队的能力会比赫兹更强大么?所以,无人驾驶的未来,实际上很重要一块是在车队管理,租车是无人驾驶一个最好的应用场景。我们对无人驾驶有啥好怕的?这根本就是利好啊!”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基础数据不容错过:这便是中国现在拥有驾照的人口是 3 亿,而且每年以15%的人口在增长!目前90%的中国毕业大学生已经有驾照,而十年的调研数据只有10%。这就是趋势。
三大变量,其实是三大红利。在多重利好的驱动下,一嗨租车过去三年业绩翻了三倍,车的规模翻了超过三倍,业务零售也超过三倍。作为一个传统产业,这是非常惊人的数字。只是相对于互联网几乎变态的几何式增长和垄断效应,这一点被不懂的人看轻了。
【一嗨靠专业生存,有兴趣和巨头合作,没兴趣卖】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租车市场“门口来了野蛮人”。
这便是以滴滴为代表的互联网势力。他们手握巨额资本,颠覆传统规则,不要钱甚至发补贴抢夺市场,如野火般迅速燎原。在先后合并快的,击败UBER中国、易到等群雄之后,滴滴已经独霸打车市场,并且进入代驾等市场。因为占据入口级产品优势,迅速打掉了e代驾等“小而美”的公司。而另一家出行公司神州,旗下本身就同时有租车、打车甚至卖车的业务。
巨头们通吃出行市场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然而,面对陌生的租车市场和供应链管理的门槛,他们还是非常慎重的。此时,老牌租车公司一嗨就成了完美的合作甚至合资对象。实际上,今年以来,有关滴滴、首汽有意投资一嗨租车的市场传闻不绝于耳。
面对我“打车公司多了是否影响租车、一嗨到底卖不卖?”的尖锐问题,一嗨CEO章瑞平干脆地回答:“各个层面的合作我们都欢迎,但我们没兴趣卖,万亿出行市场容得下一嗨”。
章瑞平认为,一个用户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需求。譬如出租车在中国已经存在了 30 多年,现在出了那么多互联网出行公司,但出租车还在。即便滴滴、UBER在中国打价格战时也恰恰是一嗨扩张最快的时期,完全没受到影响。从两种从用户的场景来讲,打车和租车是互补性,没有一个时间的冲突。
滴滴、首汽等都有意和一嗨进行资本层面的合作,这说明了一嗨的专业能力,成了巨头眼里的香饽饽。实际上,我甚至觉得一嗨的真正价值长期被市场低估,可以说是中概股的价值洼地。
【结束语】
作为租车公司,核心竞争力是供应链管理。而一嗨租车在这方面非常强,而且非常专注,可以说是重度垂直的公司。现在,一嗨正在与时俱进,牢牢抓住自驾游、高铁、甚至无人驾驶趋势的三大红利。业绩和增长都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三倍以上,Numbers never lie.
但是,面对租车的庞大市场,面对互联网的进攻。一嗨是否可以再激进一些?当然,租车是一个重资产行业,需要大量的资产投入。企业必须考虑到自有现金流的压力,这决定了租车公司无法像互联网公司那样通过疯狂烧钱的方式去扩张,还是要相对稳健的增长。
那么,我觉得一嗨可以适度考虑两组投资人,一个是股权投资人,一个是债券投资人。两边平衡,适度用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