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吕布, 败袁绍, 统一北方, 青州兵为什么只听曹操一人号令?

公元184年,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口号,掀起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浪潮。东汉天下大乱,地方豪强军阀趁势而起,纷纷立起了一个个自己的山头。其中山头最大的是袁绍、袁术兄弟,以及董卓的西凉军团等。

破吕布, 败袁绍, 统一北方, 青州兵为什么只听曹操一人号令?

十几年后,他们都被曹操逐一讨平(董卓死后李傕继承其精锐部队并击败吕布,不过他们最后都栽在了曹操手里),而曹操依靠的军事力量,主要来源于一支黄巾军:青州黄巾

“追黄巾至济北。冬,受降卒三十万,男女百万余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

青州黄巾是一只异常彪悍的部队。在张角的主力被瓦解后,黄巾军虽然群龙无首,却并没有完全呈现出一盘散沙乌合之众的状态。相反,他们汇聚成庞大的军民队伍,而且战斗力惊人。就青州黄巾来说,原衮州牧刘岱和鲍信就先后在讨伐过程中都被他们打死。但自从曹操领衮州牧以后,却仅仅以万余的小兵团,不废多少力气就鲸吞了这支三十万黄巾大军。

破吕布, 败袁绍, 统一北方, 青州兵为什么只听曹操一人号令?

不过,这支青州黄巾被收编后,建制不改,部将不换,仅仅从名义上从黄巾乱军改成了曹操的“青州兵”。此后,这支青州兵跟随曹操东征西讨,发挥了嫡系主力的作用。先是死战濮阳,大破吕布,巩固了山东。接着,又兵驱许昌,控制朝堂,挟天子以令诸侯。再然后,取徐州、灭袁术、战官渡、败袁绍、下荆州、降刘表,十几年时间,助曹操统一了北方。

然而,这支部队不尊朝廷,不降汉朝,甚至不服从除曹操以外的其他任何人,而只听从曹操一人号令,成为曹操手下一支相对独立的“私人武装部队”。曹操死后,他们“皆鸣鼓擅去”,从此消失在历史中。

那么,曹操是如何赢得这支部队的“死忠”的呢?

破吕布, 败袁绍, 统一北方, 青州兵为什么只听曹操一人号令?

张角虽死,黄巾不亡。和以往的农民起义不同,黄巾军可以说是一支依靠道家起来的宗教部队。他们相信汉王朝的天命已经发生了转移,“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张角的太平道),或者“黄衣当王”(张鲁的五斗米道),这些既是他们的政治口号,也是他们的信仰。

而曹操家族,和道教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曹操的祖先据说是文景时期的宰相曹参(曹操是不是姓曹以及为什么不改姓则是另一个话题了),因为文景二帝尤崇黄老之道,因此曹参也被看成了道教中人,或者说至少是推崇道教的,不像汉武帝后“独尊儒术,罢黜百家”。这一层渊源,使得曹操和黄金军有了一层宗教上的天然亲近感。

破吕布, 败袁绍, 统一北方, 青州兵为什么只听曹操一人号令?

再加上曹操善于利用道教,在打击黄巾军过程中也比较宽容。不像黄埔嵩、朱儶等对黄巾军赶尽杀绝,“筑京观于城南”,曹操不专以消灭为目的,而更多采取了以战迫降的策略。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收到了黄巾军的一封信:

贼乃移书太祖曰:“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之大运,非君才力所能存也。”太祖见檄书,呵骂之,数开示降路;遂设奇伏,昼夜会战,战辄禽获,贼乃退走。(《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

这段史料有两段关键信息:一是黄巾军觉得曹操和他们是同道。二是曹操的反应,除了“呵骂之”,还有“数开示降路”,把这封信屡次打开给降众看。很显然,曹操意在争夺黄巾军中所谓“天之大运”的归属权,他想要成为这个当立的“黄家”。

显然,曹操的这一策略凑效了。

破吕布, 败袁绍, 统一北方, 青州兵为什么只听曹操一人号令?

三十万青州黄巾降曹,再加上“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曹操无论是在“法”理上,还是在“道”理上;无论是在东汉王朝的正统性上,还是在时代思潮的趋向上;无论是在名义上(汉家和黄家),还是在军事实力上(30万大军团),都站在了绝对有利的位置。

在之后的数次军事失败中(比如赤壁之战),曹操依然能够做到稳如泰山,而不是导致大崩盘,应该说和他早期的这一“雄才伟略”不无关系。